最新公告:
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     

第二系列

第二个乌克兰冒头了?日本在俄罗斯边境开火美英却集体噤声

2025-05-29 12:03:01

 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,日本北海道海岸警卫队巡逻艇以“雷达故障”为由,闯入俄罗斯控制的国后岛12海里范围,向争议海域发射66枚实弹并投掷两枚照明弹,整个过程持续53分钟。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国际关注,俄日关系再度陷入紧张。

  日本此次行动的地点位于南千岛群岛(日称北方四岛)附近,这里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是俄日领土争端的焦点。该区域不仅战略位置重要,还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进入西太平洋的咽喉要道,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油气资源,据估计海底大陆架可能有1600万吨石油和2亿吨天然气。日本作为资源匮乏的国家,对这片海域觊觎已久。

  事件发生后,俄罗斯远东军区立即启动紧急预案,苏-35战斗机挂弹升空,“棱堡”岸基反舰导弹部队进入战备状态。俄方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本提出抗议,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表示,“在当前地缘形势下,任何军事演练都不再是单纯演练”。俄媒普遍认为,这是日本对俄罗斯的一次试探性挑衅,试图测试其在乌克兰战场分身乏术的情况下,对远东地区的掌控力。

  日本此次行动看似突然,实则有多重战略考量。一方面,日本国内经济面临困境,政府支持率下滑,通过制造外部紧张局势可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。另一方面,日本正积极配合美国的“印太战略”,试图通过在争议海域的军事行动向美国表忠心,换取更多的军事支持和政治筹码。

  近年来,日本不断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,加速军事扩张。截至2024年,日本自卫队总兵力约24.7万人,年度军费达6.8万亿日元(约合500亿美元),连续11年增长,并突破了GDP1%的上限。日本还计划将“出云号”改装为航母,购买F-35B战机和“战斧”导弹,意图将自身打造成北约在东亚的“准成员”。此次在俄边境开火,正是日本军事野心的一次暴露。

  令人意外的是,作为日本的盟友,美国和英国在此次事件中选择了集体沉默。美国国务院仅以“正在关注局势发展”为由搪塞媒体,英国更是连表态都未有。这种“策略性失声”被俄方解读为对日本的默许,甚至背后有“放行”的意味。

  美国当前正深陷乌克兰危机,若此时因日本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,不仅可能分散其在欧洲的精力,还可能引发俄罗斯的强烈反弹。此外,美国也乐见日本充当“马前卒”,在亚太地区牵制中俄,从而减轻自身的战略压力。英国则由于国内经济问题缠身,在亚太地区影响力有限,不愿卷入不必要的冲突。

  面对日本的挑衅,俄罗斯虽未立即采取军事行动,但已通过一系列措施表明立场。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部署了S-400导弹和电子战部队,近年来还在岛上修建机场、设立经济特区,并邀请中国参与开发,意图将实际控制合法化。此外,俄罗斯还在日本海多次进行导弹试射,用实力警告日本“别越红线”。

  然而,俄罗斯目前面临东西两线压力。俄乌战场日均消耗3万发炮弹,太平洋舰队45%的舰艇被抽调至黑海,远东防空网出现明显真空。若在此时与日本开战,东西两线崩溃的风险将成倍放大。因此,俄罗斯在应对日本挑衅时,更多采取外交抗议和战略观察,避免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境。

  历史上,日本曾因领土争端与俄罗斯多次发生摩擦。1945年苏联占领南千岛群岛后,日本一直未放弃对这些岛屿的主权声索,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协议。此次日本在俄边境开火,再次提醒国际社会,领土争端若处理不当,极有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。

  当前,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正变得愈发复杂。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不断加强,与中国的合作也日益紧密;日本则在美国的支持下,试图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,实现军事“正常化”。日本的挑衅行为不仅可能让自身陷入战争泥潭,还可能破坏整个地区的稳定。

  66枚实弹划破天际,不仅暴露了日本的野心,也撕开了21世纪地缘政治最残酷的真相:弱者试探,强者蓄力,而霸权者冷眼旁观。在这场大国博弈中,任何一方的不慎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希望各方能够保持克制,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,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